低压铸造所用的铸型,有金属型和非金属型两类。金属型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有色金属铸件,非金属铸型多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如砂型,石墨型,陶瓷型和熔模型壳等都可用于低压铸造,而生产中采用较多的还是砂型。但低压铸造用砂型的造型材料的透气性和强度应比重力浇注时高,型腔中的气体,全靠排气道和砂粒孔隙排出。为充分利用低压铸造时液体金属在压力作用下自下而上地补缩铸件,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应考虑使铸件远离浇口的部位先凝固,让浇口最后凝固,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通过浇口得到补缩,实现顺序凝固。
低压充型工艺,是指只利用低压充型,不采用结晶增压的工艺(铸型高有冒口且不封闭),铸件的补缩仍靠高温合金液补浇冒口来实现。通常又称敞开式低压浇注。它适用于砂型低压铸造大中型铸件,如船舶钢合金螺旋桨等。
采用这种工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升液阶段,加压速度宜缓,防止合金液进入型腔时产生喷射飞溅而造成氧化夹渣。 2) 充型阶段,根据铸件特点、合金液成份、浇注温度以及铸型温度等情况,适当地增大加压速度防止铸件产生冷隔和欠铸[。 3) 当合金液充满型腔并逐步上升到冒1:3的三分之一高度时,加压速度应减慢,以便稳定压力,迅速“切断浇口”。
基本原理:在密闭的保持炉的熔汤表面上施加0.01~0.05Mpa的空气压力或惰性气体压力,熔汤通过浸放在熔汤里的给汤管上升,被压进与炉子连接着的上方的模具内。熔汤是从型腔的下部慢慢开始充填,保持一段时间的压力后凝固。凝固是从产品上部开始向浇口方向转移,浇口部分凝固的时刻就是加压结束的时间。于是就凭借浇口的方向性凝固和从浇口开始的冒口压力效果得到了完美的铸件。最后当铸件冷却至固相温度以下便可从模具中取出产品。
低压铸造机